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,为了您更好的体验,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://www.huaweicloud.com/intl/zh-cn
不再显示此消息
#ls /usr/lib/grub/i386-pc 在源端云平台或华为云平台,使用公共镜像,创建一台与源端服务器操作系统、系统版本相同的临时服务器。
操作系统 支持迁移的Windows操作系统参见Windows兼容性列表。 支持迁移的Linux操作系统参见Linux兼容性列表。 不支持迁移多操作系统。
卷组和磁盘分区大小调整范围 源端系统盘大小超过1 TB时,如何迁移? 如何卸载目的端临时系统盘并挂载自身系统盘? 迁移完成后,为什么已迁移数据量小于总数据量? Linux系统迁移,如何拆分磁盘? 如何通过SMS Agent实现卸载目的端临时系统盘并挂载自身系统盘?
无法执行“开始”或“启动目的端”操作 MySQL数据库迁移后无法启动 SELinux配置错误,无法进入系统 Windows 64位操作系统迁移后,系统识别的可用安装内存(RAM)小于实际内存 Windows系统迁移完成,启动/登录系统后出现蓝屏并重启 Windows迁移后无法启动,
安装Linux版的SMS-Agent 登录主机迁移服务管理控制台。 在左侧导航树中,单击“迁移Agent”,进入“迁移Agent”页面。
curl -v https://sms.cn-north-4.myhuaweicloud.com:443 如果Windows系统源端没有curl指令,也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上述域名。如下图所示表示访问云服务域名成功。
问题描述 Linux系统,启动Agent失败,提示:“SMS.1352: Unknown physical volumes detected on the source server.”。
"linux_block_check": "{\"release_type\": \"CENTOS\", \"release_version\": \"7.4.1708\", \"kernel_simplification\": \"3.10.0\", \"architecture
根据操作系统版本,将信息写入/etc/sudoers文件末尾: Debian系列和Ubuntu系列: test ALL=(ALL:ALL) ALL test ALL=(ALL:ALL) NOPASSWD:ALL 其它操作系统系列: test ALL=(ALL
这种设计使得根目录的挂载方式与传统操作系统有所不同。 SMS服务当前的校验机制无法有效支持这种特殊的根目录挂载方式,因此无法对 Red Hat CoreOS 进行一致性校验。 父主题: 一致性问题
切换HCE功能声明 HCE系统是基于openEuler构建的云上操作系统。SMS在同步时,支持将CentOS 7、CentOS 8版本操作系统切换为HCE操作系统。
一致性问题 目的端操作系统类型和源端操作系统类型是否可以不一致? 如何校验源端与目的端的数据一致性? 如何使迁移后镜像名称与操作系统保持一致? 为什么不支持 Red Hat CoreOS一致性校验?
其他平台系统:参见官网安装相关文档。 当前主流服务器系统已默认安装Rsync库,无需手动安装。
其他平台系统:参见官网安装相关文档。 当前主流服务器系统已默认安装Rsync库,无需手动安装。 父主题: 使用IPv6进行主机迁移
问题分析 迁移期间系统会自动给目的端服务器挂载一个名称为“SMS-临时磁盘-自动创建-迁完自动删除”按需计费的系统盘,迁移结束后系统会自动卸载并删除该磁盘。如果在迁移期间手动将该磁盘的计费模式转为包周期(包年/包月),在迁移“卸载代理镜像”阶段系统就无法自动删除该磁盘。
如果Windows系统源端没有curl指令,也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上述域名。如下图所示表示访问云服务域名成功。 curl指令访问成功,如下图所示,表示源端可以正常访问主机迁移服务依赖的云服务域名,请在源端重启迁移Agent。
source ~/.bashrc 删除系统残留工具,系统残留工具会增加系统的攻击面,并误导安全软件。 在操作系统中查看是否存在如下应用(包括但不限于): tcpdump,sniffer,wireshark,Netcat,基于winPcap开发的其他嗅探工具等。
卷组和磁盘分区大小调整范围 表1 Windows磁盘分区大小调整范围 项目 最小值 最大值 磁盘 系统盘(取两者之间较大值): 调整后分区大小之和 40 GB 数据盘(取两者之间较大值): 调整后分区大小之和 10 GB 系统盘:1024 GB 数据盘:32768 GB 磁盘分区
操作系统 系统规格 磁盘性能 校验时长(每100 G数据) Windows 2U4G 5000IOPS/150MBPS 约17分钟 Linux 2U4G 5000IOPS/150MBPS 约13分钟 父主题: 一致性问题
iperf3 -p port -s 其中,port表示iperf工具的服务端监听端口,建议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8900端口(8900为目的端服务器使用的数据传输端口),Linux操作系统使用22端口(22为目的端服务器使用的数据传输端口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