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,为了您更好的体验,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://www.huaweicloud.com/intl/zh-cn
不再显示此消息
常用USE方法(Utilization Saturation and Errors Method)对资源监控,包含: 使用率Utilization:覆盖系统资源,包括但不限于CPU、内存、网络、磁盘等。
数据平面所在业务系统的故障恢复可不依赖控制平面,避免由于控制平面故障而导致业务系统无法恢复。 父主题: RES10 故障隔离
OPS06-06 实施分布式跟踪 Trace是一系列因果相关的分布式事件的表示,这些事件编码了流经分布式系统的端到端请求流。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当系统出现问题时,需要能够追踪系统中每个组件的行为和交互情况。通过在系统中实现分布式跟踪,可以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故障排除。
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、使用、披露、破坏、修改、中断或不可用的威胁,同时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持续地提供服务。 系统安全的基本要素包括机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、可审计、不可抵赖性等。
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与私有云、公有云平台的IAM系统进行身份联邦,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身份可以同时访问私有云和公有云平台。 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与公司的HR流程结合,当员工入职、调岗和离职时可以触发用户的创建、变更和删除。
什么是应用韧性 应用韧性是应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对各种异常场景,如基础设施故障(如数据库异常)、外部攻击(如网络DDoS攻击超出预定限额流量)、外部依赖故障(如依赖系统访问超时或不可用)、地域灾难(如大面积停电、洪水)等,仍能提供和维持可接受的服务水平的能力,对系统至关重要。
华为云云服务提供了备份工作负载数据的功能,典型的备份有: 云备份CBR服务:CBR提供对磁盘(EVS)、服务器(ECS、HECS、BMS)基于快照的备份和恢复能力,SFS Turbo文件系统备份,云服务器部署的MySQL或SAP HANA等数据库备份,以及云上同步和管理线下备份软件
PERF01-02 应用性能编程规范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性能效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,需要综合考虑从架构、设计、编码,到编译、运行的全过程,特别是在编码实现层面,有很多编码技巧,在不影响可读性、可维护性的前提下,提升软件性能。
针对应用系统内的关键数据,利用云服务或应用系统自身实现跨Region的数据复制。
通过AOM助力系统运维能力提升,降低运维成本与难度 某平台服务的认证驾驶员用户1000万人,货主用户500万人,集团业务覆盖全国339个主要城市,覆盖线路数量超过11万条,实现了全国多中心运营的架构。
SEC01-05 实施威胁建模分析 威胁建模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,用于识别和评估可能对系统或组织造成威胁的潜在威胁源、攻击路径和攻击手段。通过识别威胁理解系统的安全风险,发现系统设计中的安全问题,制定消减措施,降低系统风险,提升系统安全性和韧性。
通过应用的性能数据,可以识别性能瓶颈、评估系统行为、识别可用性风险、规划容量等指标。
RES10-02 应用系统多位置部署 通过将应用系统部署在多个位置,可以避免由于一个位置的基础设施故障而导致系统不可用。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将应用系统的数据和资源部署在多个AZ,可避免单个AZ故障影响业务。
RES06-03 支持亚健康检测 系统内组件有可能完全故障,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;亚健康是指系统整体业务未超标,但系统中局部实例业务超标。亚健康更多是个相对概念,相对历史表现的统计,或相对系统整体。因此针对亚健康的检测和判断有所不同。
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过载控制(也称流控)指系统处于过载时,通过限流、降级、熔断、弹性伸缩等手段,使系统保证部分或者全部额定容量业务成功处理的控制过程;典型过载控制方法定义如下: 限流:在系统过载时主动丢弃部分业务请求。
可用性需求 根据“常见IT系统SLO示意”中的表格可以得知,不同的IT系统,SLO目标是存在差异的,不是所有的应用系统都需要达到最高可用性要求。 当系统可用性目标要求升高时,所需的成本也通常会增加,因此在可用性目标制定时,需要对韧性与成本进行权衡,确定真正的可用性需求。
RES07-05 端到端跟踪请求消息 端到端跟踪请求消息的处理流程,便于分析和调试问题,并提高处理性能。 风险等级 低 关键策略 消息跟踪需要包含消息处理流程中所有组件,以便跟踪结果完整,从而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。 相关云服务和工具 应用性能管理 APM:支持调用链追踪,能够针对应用的调用情况
RES14-02 自动化变更 自动化变更是指自动化提供并管理应用程序的环境(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中间件服务等)、安装、配置,实现Infrastructure as a Code;以解决手工部署中易于出错、依赖个人能力,手工配置中变更无法跟踪、难以回滚等难题。
RES13-02 应用系统负载均衡,避免流量不均匀 针对无状态集群业务,通过负载均衡来保证业务均匀分发,可避免部分组件空闲,而部分组件过载而影响业务;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,提高系统性能,改善系统可靠性。
比较测试:当系统具有冗余时,可以使两个系统并行进行计算,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,如果结果不匹配则认为发生了故障。这种概念也称为表决。比较可以在系统的任何层次上进行,包括在一条内存总线上的cycle by cycle的比较,到最终发送到网络上结果的比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