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,为了您更好的体验,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://www.huaweicloud.com/intl/zh-cn
不再显示此消息
人工智能性能优化 1.训练优化模型性能提升实践 参数调优策略:调整模型flash attention、并行切分策略、micro batch size、重计算策略等参数。 尽可能充分利用显存和算力,通过参数调优,初步优化性能。
如果云服务现有能力不能满足系统要求,用户也可以自行埋点或基于Zipkin开源框架实现调用链跟踪、延迟和流量监控。 2、服务监控 由于服务实例的冗余配置和应用系统的容错保护,业务指标正常并不意味着服务实例状态一定正常。
分布式跟踪可以使用开源工具Jaeger、Zipkin、skywalking或CAT等,华为云APM提供了调用链观测能力。 可参考APM最佳实践 父主题: OPS06 可观测性体系
SEC01-05 实施威胁建模分析 威胁建模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,用于识别和评估可能对系统或组织造成威胁的潜在威胁源、攻击路径和攻击手段。通过识别威胁理解系统的安全风险,发现系统设计中的安全问题,制定消减措施,降低系统风险,提升系统安全性和韧性。
所有的资源(如人/物/终端/应用/网络/数据/供应链)都需要进行持续身份验证和信任评估,从全局视角执行动态安全策略。零信任通过动态、持续性的实体风险评估,缩小受攻击面,保证系统安全。
调用链详情页面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完整链路信息,包含本地方法堆栈和相关远程调用的调用关系。 调用链与日志关联,提高用户体验。用户可以从调用链直接跳转LTS查看日志。 父主题: RES07 监控告警
通过应用的性能数据,可以识别性能瓶颈、评估系统行为、识别可用性风险、规划容量等指标。
高性能编码规范构建策略: JAVA语言:结合语言基础能力的使用、并发模型、部署调优、工具链辅助等维度展开。 C/C++语言:结合语言基础能力、编译技术、并发技术、高效数据结构与算法、高性能库及工具链辅助展开。 父主题: 应用性能编程规范
CES提供对监控指标的告警功能,当云服务的状态变化触发告警规则设置的阈值时,系统提供邮件和短信通知,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悉业务运行状况,还可以通过HTTP、HTTPS将告警信息发送至告警服务器,便于用户构建智能化的程序处理告警。 父主题: SEC09 安全感知及分析
华为云云服务提供了备份工作负载数据的功能,典型的备份有: 云备份CBR服务:CBR提供对磁盘(EVS)、服务器(ECS、HECS、BMS)基于快照的备份和恢复能力,SFS Turbo文件系统备份,云服务器部署的MySQL或SAP HANA等数据库备份,以及云上同步和管理线下备份软件
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过载控制(也称流控)指系统处于过载时,通过限流、降级、熔断、弹性伸缩等手段,使系统保证部分或者全部额定容量业务成功处理的控制过程;典型过载控制方法定义如下: 限流:在系统过载时主动丢弃部分业务请求。
通过AOM助力系统运维能力提升,降低运维成本与难度 某平台服务的认证驾驶员用户1000万人,货主用户500万人,集团业务覆盖全国339个主要城市,覆盖线路数量超过11万条,实现了全国多中心运营的架构。
针对应用系统内的关键数据,利用云服务或应用系统自身实现跨Region的数据复制。
RES10-02 应用系统多位置部署 通过将应用系统部署在多个位置,可以避免由于一个位置的基础设施故障而导致系统不可用。 风险等级 高 关键策略 将应用系统的数据和资源部署在多个AZ,可避免单个AZ故障影响业务。
可用性需求 根据“常见IT系统SLO示意”中的表格可以得知,不同的IT系统,SLO目标是存在差异的,不是所有的应用系统都需要达到最高可用性要求。 当系统可用性目标要求升高时,所需的成本也通常会增加,因此在可用性目标制定时,需要对韧性与成本进行权衡,确定真正的可用性需求。
功能检测可以使用传统日志跟踪技术、调用链技术来进行检测,如华为云APM。
通过多种方法的组合,如历史数据分析、资源分析、趋势分析等,以此作为预测需求的基础,并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,以便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需求,评估工作负载的资源需求。
RES14-02 自动化变更 自动化变更是指自动化提供并管理应用程序的环境(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中间件服务等)、安装、配置,实现Infrastructure as a Code;以解决手工部署中易于出错、依赖个人能力,手工配置中变更无法跟踪、难以回滚等难题。
RES06-03 支持亚健康检测 系统内组件有可能完全故障,也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;亚健康是指系统整体业务未超标,但系统中局部实例业务超标。亚健康更多是个相对概念,相对历史表现的统计,或相对系统整体。因此针对亚健康的检测和判断有所不同。
RES13-02 应用系统负载均衡,避免流量不均匀 针对无状态集群业务,通过负载均衡来保证业务均匀分发,可避免部分组件空闲,而部分组件过载而影响业务;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,提高系统性能,改善系统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