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,为了您更好的体验,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://www.huaweicloud.com/intl/zh-cn
不再显示此消息
图10 格式化分区(Windows 2012) 格式化分区,系统默认的文件系统为NTFS,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参数,此处以保持系统默认设置为例,单击“下一步”。 进入“完成新建卷”页面,如图11所示。
QingTian架构 QingTian架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软硬协同虚拟化系统。采用QingTian架构的规格请参见规格清单(x86)。 规格命名规则 规格的Flavor命名如图1所示,通常包含代系名称、vCPU核数、内存/vCPU比值三部分。
不支持修改系统盘。 响应消息 无 请求示例 修改云服务器挂载的磁盘属性为“磁盘随实例释放”。
如果您使用Huawei Cloud EulerOS系统镜像时,通过以下命令直接安装: yum install qingtian-tool 该rpm包中包含两个工具: qt-enclave-env:提供资源隔离功能,QingTian Enclave虚拟机创建之前需要隔离指定内存供enclave
单击“开始”菜单,选择“控制面板 > 系统和安全 > 系统 > 远程设置”。 系统进入“系统属性”页面。 图1 系统属性 选择“远程”页签,在“远程桌面”栏,选择“允许远程连接到此计算机”。 单击“确定”。 父主题: 登录Windows ECS
chroot /sysroot 执行以下命令,查看系统日志定位出错的文件 grep Module /var/log/messages 图5 系统日志 编辑系统日志中提示的错误文件,并注释或修改错误行。
chroot /sysroot 执行以下命令,查看系统日志定位出错的文件 grep Module /var/log/messages 图5 系统日志 编辑系统日志中提示的错误文件,并注释或修改错误行。
如何处理infoROM错误 问题描述 Linux操作系统的云服务器在执行nvidia-smi命令报错“WARNING:infoROM is corrupted at gpu 0000:00:0D.0”,并且用户业务已经受到影响。
常用命令 本文相关操作命令以CentOS 7.2 64位操作系统为例。其它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命令可能有所差异,具体情况请参阅相应操作系统的官方文档。
竞享计费型实例不支持变更操作系统。 竞享计费型实例不支持自动恢复功能。 竞享计费型实例不支持卸载系统盘。 竞享计费型实例在中断回收时: 不允许使用竞享实例制作系统盘镜像和整机镜像,但允许使用该云服务器的数据盘制作数据盘镜像。 不允许删除。
图3 检查进程 打开“运行”窗口,输入“fltmc”,查看系统的文件系统过滤驱动。 下图以windows10操作系统为例,不同操作系统内置驱动不同,请以官网网站说明为准。如果安装了第三方的驱动,也会在这个列表中显示。
云服务平台支持不同镜像类型(包括公共镜像、私有镜像、共享镜像以及市场镜像)与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互相切换。您可以将现有的操作系统切换为不同镜像类型的操作系统。 切换操作系统后,弹性云会清除系统盘数据,包括系统盘上的系统分区和所有其它分区,请做好数据备份。
常用命令 本文相关操作命令以CentOS 7.2 64位操作系统为例。其它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命令可能有所差异,具体情况请参阅相应操作系统的官方文档。
请求示例 查询系统中可用的云服务器规格列表。
如果是Euler、CentOS操作系统: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如果是SUSE操作系统: chkconfig chronyd on Linux操作系统(ntpd方式) 以CentOS 7.3操作系统为例。 检查弹性云服务器的DNS服务器地址是否正确。
转换MBR分区为GPT分区(Windows系统ECS) 本文以Windows Server 2016操作系统ECS、数据盘“磁盘 1”为例进行介绍,若您实际环境采用其他版本的操作系统,请参考对应操作系统官网帮助中心。
disk String 该云服务器规格对应要求系统盘大小,0为不限制。 此字段在本系统中无效。 vcpus String 该云服务器规格对应的CPU核数。 ram String 该云服务器规格对应的内存大小,单位为MB。
在创建弹性云服务器时购买的系统盘,卸载后,如果继续作为系统盘使用,则只能挂载给原弹性云服务器,不能挂载其他弹性云服务器的系统盘作为自己的系统盘;如果作为数据盘使用,则可以挂载给任意弹性云服务器。
图3 检查进程 打开“运行”窗口,输入“fltmc”,查看系统的文件系统过滤驱动。 下图以windows10操作系统为例,不同操作系统内置驱动不同,请以官网网站说明为准。如果安装了第三方的驱动,也会在这个列表中显示。
主机监控分为基础监控、操作系统监控和进程监控。 基础监控:ECS自动上报的监控指标,可以监控CPU使用率等指标。 操作系统监控:通过在ECS中安装Agent插件,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的系统级、主动式、细颗粒度监控服务。